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语 言:中文
申 请 号:CN200820100000.9
申 请 日:20080919
申 请 人:重庆大学
申请人地址:400044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公 开 日:20090812
公 开 号:CN201289171Y
代 理 人:
代理机构:
摘 要:一种热管式同时蓄冷蓄热装置,属蓄冷蓄热工程领域。由蓄冷池、蓄热池、制冷剂蒸发器箱体、制冷剂冷凝器箱体、热管、蛇形翅片管、压缩机、制冷剂泵、节流阀和制冷剂管道组成。热管穿过箱体与蓄冷池和蓄热池之间的隔板布置在蓄冷池、蓄热池和箱体内,并与隔板间密封;在蓄冷池和蓄热池内分别与热管间隔布置有蛇形翅片管;在蓄冷池和蓄热池侧边各布置有冷媒和热媒介质进出口母管;在箱体两侧布置有制冷剂进出口接管;在箱体内热管外表面布置有纵向翅片,在蓄冷池和蓄热池内热管外表面布置有径向翅片;热管采用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或重力热管。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运行可靠性好、结构简单、并能同时蓄冷和蓄热的特点。
主 权 项:1、一种热管式同时蓄冷蓄热装置,主要由蓄冷池(9)、蓄热池(21)、位于蓄冷池上部的制冷剂蒸发器箱体(1)、位于蓄热池下部的制冷剂冷凝器箱体(16)、设置于蓄冷池、蓄热池和箱体中的热管(3)和(15)、设置于箱体内的蛇形翅片管(6)和(22)、压缩机(10)、制冷剂泵(12)、节流阀(25)、高、低压液态制冷剂管道(26)、(27)和高、低压气态制冷剂管道(29)、(28)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位于蓄冷池上部的制冷剂蒸发器箱体(1)与蓄冷池之间安装蓄冷池隔板(11);在位于蓄热池下部的制冷剂冷凝器箱体(16)和蓄热池之间安装蓄热池隔板(23);热管(3)和(15),穿过箱体与蓄冷池和蓄热池之间的隔板(11)和(23)布置在蓄冷池、蓄热池和箱体内,并将热管与隔板间隙密封;在蓄冷池(9)和蓄热池(21)内布置有用于释冷和释热的蛇形翅片管(6)和(22),且蛇形翅片管分别与蓄冷池(9)和蓄热池(21)内的热管间隔布置;在蓄冷池和蓄热池侧边各布置有冷媒介质进出口母管(5)和(7)以及热媒介质进出口母管(18)和(19),通过各自母管把冷媒介质和热媒介质分别均匀分配到蓄冷池中的每组蛇形翅片管(6)和蓄热池中的每组蛇形翅片管(22)中;在蓄冷池上部的制冷剂蒸发器箱体(1)两侧布置有制冷剂进出口接管(4)和(24);在蓄热池下部的制冷剂冷凝器箱体(16)两侧布置有制冷剂进出口接管(17)和(13)。
关 键 词:
法律状态:终止
IPC专利分类号:F24F5/00(2006.01)I;F28D20/00(2006.01)I;F28D15/02(2006.01)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