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外观设计
语 言:中文
申 请 号:CN201821471145.X
申 请 日:20180910
发 明 人:刘贵文毛超徐鹏鹏李凯健傅晏洪竞科李戎焱高文君罗卫卢瑾
申 请 人:重庆大学
申请人地址: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正街174号
公 开 日:20190409
公 开 号:CN208721656U
代 理 人:余锦曦
代理机构: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摘 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物理信息融合技术的建筑预制构件碳排放监测系统,包括碳排放监测箱,在该碳排放监测箱内腔室内至少设置有碳排放监测腔室、供电识别腔室和卷线腔室;其中碳排放监测腔室内设置碳排放监测模块,该碳排放监测模块包括生产监测模块、运输监测模块和安装监测模块;供电识别腔室内设置有供电模块,该供电模块用于向碳排放监测模块供电;卷线腔室内设有可收放的数据采集线,数据采集线的采集端穿出碳排放监测箱用于连接识别采集器,数据采集线的数据输出端伸入碳排放监测腔室并与碳排放监测模块连接。有益效果:实现建材生产、运输和施工安装过程中对碳排放实时监测。
主 权 项:1.一种基于物理信息融合技术的建筑预制构件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碳排放监测箱(1),在该碳排放监测箱(1)内腔室内至少设置有碳排放监测腔室(1a)、供电识别腔室(1b)和卷线腔室(1c);其中所述碳排放监测腔室(1a)内设置碳排放监测模块(2),该碳排放监测模块(2)包括生产监测模块(2a)、运输监测模块(2b)和安装监测模块(2c);在所述碳排放监测箱(1)箱体上嵌设有采集连接排板(3),该采集连接排板(3)的采集输出端与所述碳排放监测模块(2)连接,所述采集连接排板(3)的采集输入端采集监测数据;所述供电识别腔室(1b)内设置有供电模块(3a),该供电模块(3a)用于向所述碳排放监测模块(2)供电;所述卷线腔室(1c)内设有可收放的数据采集线(4),所述数据采集线(4)的采集端穿出所述碳排放监测箱(1)用于连接识别采集器(3b),所述数据采集线(4)的数据输出端伸入所述碳排放监测腔室(1a)并与所述碳排放监测模块(2)连接。
关 键 词:
法律状态:
IPC专利分类号:G01N33/00;G01R22/10;G08C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