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语 言:中文
申 请 号:CN201710183497.9
申 请 日:20170324
申 请 人:重庆大学
申请人地址: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公 开 日:20170704
公 开 号:CN106918260A
代 理 人:伍伦辰
代理机构: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摘 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多热源余热回收的换热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端的多个热源输出流道、设置于壳体下端的多个热源输入流道以及连接于壳体内的芯体,所述芯体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与芯体之间形成的空腔分隔成多个供热媒通过的热媒流道和多个与热媒流道相间分布的供热源通过的热源流道,所述各个热源流道的上端一一对应的与各个热源输出流道导通相连,各个热源流道的下端一一对应的与各个热源输入流道导通相连,所述各个热媒流道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壳体上端的热媒输入口和壳体下端的热媒输出口导通相连。本发明具有余热热源个数可灵活增减、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换热效果好等优点。
主 权 项:一种可实现多热源余热回收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上端的多个热源输出流道(2)、设置于壳体(1)下端的多个热源输入流道(3)以及连接于壳体(1)内的芯体(4),所述芯体(4)的外壁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隔板(41),所述隔板(41)将壳体(1)与芯体(4)之间形成的空腔分隔成多个供热媒通过的热媒流道(42)和多个与热媒流道(42)相间分布的供热源通过的热源流道(43),所述各个热源流道(43)的上端一一对应的与各个热源输出流道(2)导通相连,各个热源流道(43)的下端一一对应的与各个热源输入流道(3)导通相连,所述各个热媒流道(42)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壳体(1)上端的热媒输入口(44)和壳体(1)下端的热媒输出口(45)导通相连。
关 键 词:
法律状态:
IPC专利分类号:F28D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