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重型汽车前轴辊锻精制坯模具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语 言:中文 

申 请 号:CN201010042025.X 

申 请 日:20100108 

发 明 人:夏玉峰周杰贾智柳豪王梦寒刘昭明 

申 请 人:重庆大学 

申请人地址: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正街174号 

公 开 日:20120104 

公 开 号:CN101797619B 

代 理 人:张荣清 

代理机构: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摘  要:一种重型汽车前轴辊锻精制坯模具,涉及汽车前轴辊锻制坯模具,特别涉及重型汽车前轴辊锻精制坯模具。该模具包括上半模具和下半模具,上、下半模具分别对称地安装在辊锻机的上、下辊上,并使上、下半模具之间的间隙为2~5mm,上、下半模具的圆心角α均为107.7~121.6°,每一半模具的内、外半径与宽度分别为260~300mm、395~495mm、250~265mm的圆环体,上、下半模具两端之间的外圆环面上各有对应相同且对称的异形型槽及这些异形型槽间的过渡槽组成的通槽,上、下半模具上各相同对应段的型槽随辊锻机上、下辊同步转动到同一轴线位置时型槽的径向截面构成各自对应的孔型。本发明提高了辊锻制坯精度和模具寿命,降低能耗。 

主 权 项:一种重型汽车前轴辊锻精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上半模具和下半模具,上、下半模具分别对称地安装在辊锻机的上、下辊上,并使上、下半模具之间的间隙为2~5MM,上、下半模具的圆心角α均为107.7~121.6°,每一半模具的内、外半径与宽度分别为260~300MM、395~495MM、250~265MM的圆环体,在每一半模具的相对侧面上各有环形通槽和环形凸台,上、下半模具两端之间的外圆环面上各有相对相同的型槽及型槽与相邻型槽间的过渡槽组成的通槽,上、下半模具上的通槽内各相对相同的型槽随辊锻机上、下辊同步转动到这两辊中心连线位置时的径向截面构成各自对应的孔型;其中,AA段型槽随辊锻机上、下辊同步转动到这两辊中心连线位置时的径向截面构成第一孔型,第一孔型的宽度、高度分别为130~145MM、105~120MM;每一个半模具上的AA段型槽的槽底由半径R1为100~150MM且圆心角β1为47~90°的第一凹圆弧形成圆心角α1为6.5~7.5°的环形槽底,第一凹圆弧的圆心位于第一凹圆弧一半处和第一孔型中心的连线上,每一个半模具上的AA段型槽的两槽腰由与第一凹圆弧两端相切、相互平行且长均为25~40MM的两相对的线段形成两环形槽腰,每一环形槽腰与外圆环面和每一环形槽腰与槽底的倒角圆弧半径分别为R1、R2;BB段型槽随辊锻机上、下辊同步转动到这两辊中心连线位置时的径向截面构成第二孔型,第二孔型的宽度、高度分别为130~145MM、140~160MM,每一个半模具上的BB段型槽槽底由半径R2为25~70MM且圆心角β2为70~95°的第二凹圆弧和一端分别与第二凹圆弧两端相切、夹角β3为85~115°以及长度均为45~60MM的两对称线段形成圆心角α3为16~18.5°的环形槽底,第二凹圆弧的圆心位于第二凹圆弧一半处和第二孔型中心的连线上,每一个半模具上的BB段型槽槽腰由与两对称线段另一端相切且位于型槽口部的两段对称的圆弧形成两环形槽腰,该圆弧半径R3为65~73MM且圆心位于第二孔型的中心,每一环形槽腰与外圆环面倒角圆弧半径为R4;AB段过渡槽的圆心角α2为5~5.7°,AB段过渡槽是从AA段型槽末端倾斜到BB段型槽始端而形成的;CC段型槽随辊锻机上、下辊同步转动到这两辊中心连线位置时的径向截面构成第三孔型,第三孔型的宽度、高度分别为130~145MM、110~125MM,每一个半模具上的CC段型槽的槽底由半径R3为100~150MM且圆心角β4为47~82°的第三凹圆弧形成圆心角α5为17.5~19.7°的环形槽底,第三凹圆弧的圆心位于第三凹圆弧一半处和第三孔型中心的连线上,每一半模具上的CC段型槽的两槽腰由与第三凹圆弧两端相切、相互平行且长均为30~40MM的两相对线段形成两环形槽腰,每一环形槽腰与槽底和每一环形槽腰与外圆环面的倒角圆弧半径分别为R5、R6;BC段过渡槽的圆心角α4为5~5.7°,BC段过渡槽是从BB段型槽末端倾斜到CC段型槽始端而形成的;DD段型槽随辊锻机上、下辊同步转动到这两辊中心连线位置时的径向截面构成第四孔型,第四孔型的宽度、高度分别为130~145MM、140~160MM,每一个半模具上的DD段型槽槽底均由半径R4为25~70MM且圆心角β5为70~95°的第四凹圆弧和一端分别与第四凹圆弧两端相切、夹角β6为85~115°且长度均为45~60MM的两对称线段形成圆心角α7为16~18.5°的环形槽底,第四凹圆弧的圆心位于第四凹圆弧一半处和第四孔型中心的连线上,每一个半模具上的DD段型槽槽腰均由与两对称线段另一端相切且半径R7均为65~73MM的型槽口部两段对称的圆弧形成两环形槽腰,该圆弧的圆心位于第四孔型的中心,每一环形槽腰与外圆环面的倒角圆弧半径为R8;CD段过渡槽的圆心角α6为5~5.7°,CD段过渡槽是从CC段型槽末端倾斜到DD段型槽始端而形成的;EE段型槽随辊锻机上、下辊同步转动到这两辊中心连线位置时的径向截面构成第五孔型,第五孔型的宽度、高度分别为130~145MM、94~105MM,每一个半模具上的EE段型槽均由宽度、高度分别为130~145MM、44.5~50MM的第一矩形形成圆心角α9为13.5~15°的环形槽,每一环形槽腰与槽底和每一环形槽腰与外圆环面的倒角圆弧半径分别为R9、R10;DE段过渡槽的圆心角α8为5~5.7°,DE段过渡槽是从DD段型槽末端倾斜EE段型槽始端而形成的;FF段型槽随辊锻机上、下辊同步转动到这两辊中心连线位置时的径向截面构成第六孔型,第六孔型的宽度、高度分别为130~145MM、130~145MM,每一个半模具上的FF段型槽均由第二矩形与第二矩形的宽度边中部垂直相交的第三矩形形成圆心角α10为18.2~19.6°的环形槽,第二矩形的宽度、高度分别为130~145MM、44.5~50,第三矩形的宽度、高度分别为30~35MM、16~22MM,第三矩形的倒角圆弧半径为R11,第二矩形与第三矩形垂直相交处的倒角圆弧半径为R12,第二矩形的倒角圆弧半径为R13,第二矩形所形成的环形槽腰与外圆环面的倒角圆弧半径分别为R14。 

关 键 词: 

法律状态:生效 

IPC专利分类号:B21J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