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语 言:中文
申 请 号:CN200810069968.4
申 请 日:20080711
申 请 人:重庆大学
申请人地址: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公 开 日:20100407
公 开 号:CN101324257B
代 理 人:康海燕
代理机构: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摘 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模式的磁流变液阻尼器与剪切模式的磁流变弹性体支承静载荷的发动机振动隔离装置,包括阻尼调节单元与刚度调节单元两部分,两者之间通过刚性的联接杆联接。由于发动机振动引起链接杆的上下移动,致使阻尼调节单元中的磁流变液径向流动和刚度调节单元中的磁流变弹性体发生剪切,两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可以分别调节隔振器的阻尼参数和刚度参数。这种磁流变隔振器可以满足不同振动激励条件下隔振器阻尼参数和弹性参数的独立调节,实现对发动机振动能量传递的耦合控制,对提高特种运载器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 权 项: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元件与磁流变阻尼器耦合作用的可控隔振器,该可控隔振器包括隔振器外筒(20)、阻尼调节单元(28)、弹性调节单元(39)、支承托盘(26)、底座(16);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单元(28)和弹性调节单元(39)串联置于隔振器外筒内并通过刚性的连接杆联接,支承托盘(26)通过与连接杆相连置于隔振器外筒(20)的上端口处,底座(16)固定在隔振器外筒(20)的底部,发动机的机座与所述可控隔振器的支承托盘(26)连接,而所述可控隔振器的底座(16)与被隔振的机体相连;所述阻尼调节单元(28)为基于挤压模式的磁流变阻尼调节单元,利用挤压模式使磁流变液在挤压工作盘(11)与固定工作盘(14)之间沿径向流动,磁流变液的流动方向与第一励磁线圈(18)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当振动激励通过连接杆传递到挤压工作盘(11)时,挤压工作盘(11)的上下移动迫使磁流变液沿径向发生流动,磁通密度增大将会导致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增大,改变通过第一励磁线圈(18)的第一励磁电流的大小,控制磁流变液的流动特性,进而控制阻尼调节单元(28)的阻尼特性;所述弹性调节单元(39)为基于剪切模式的磁流变弹性元件,利用环状剪切机构使磁流变弹性体发生轴向剪切变形,磁流变弹性体的剪切方向与第二励磁线圈(23)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通过改变第二励磁电流的大小,使磁流变弹性体的剪切弹性模量发生变化,进而控制隔振器的弹性特性;由于振动引起连接杆的上下移动,分别作用于阻尼调节单元(28)与弹性调节单元(39),利用第一励磁线圈(18)和第二励磁线圈(23)产生的磁场分别调节隔振器的阻尼参数和弹性参数,满足不同振动激励条件下隔振器阻尼参数和弹性参数的独立调节,实现对发动机振动能量传递的耦合控制;所述阻尼调节单元(28)包括磁流变液(35)、工作缸(9)、挤压工作盘(11)、固定工作盘(14)、密封元件(15)、导向环(12)和第一励磁线圈(18),第一励磁线圈(18)周向绕制在工作缸(9)的外部,工作缸内对称设置上、下两个对称的固定工作盘(14),挤压工作盘(11)与所述连接杆相连并置于工作缸(9)的上下两个固定工作盘(14)之间,挤压工作盘(11)和上、下两个固定工作盘(14)之间形成密封腔并填充磁流变液;在所述上固定工作盘和工作缸上部内壁之间、所述下固定工作盘和工作缸下部内壁间分别加装密封元件,同时用于密封连接杆和两个固定工作盘的外缘,所述第一励磁线圈(18)产生的磁场在磁流变液、挤压工作盘、两个固定工作盘、隔振器外筒、导向环中形成闭合磁路,磁通轴向作用于密闭腔中的磁流变液;所述弹性调节单元(39)包括上磁流变弹性体(25)、下磁流变弹性体(8)、由上剪切机构内环(26’)和上剪切机构外环(24)组成的上环形剪切机构、由下剪切机构内环(21)和下剪切机构外环(37)组成的下环形剪切机构、滑动套(2)、衬套(1)、绕线架(3)、第二励磁线圈(23)、引出线(4),通过所述连接杆将支承托盘(26)、衬套(1)、下剪切机构内环(21)连接成一体,上剪切机构外环(24)和下剪切机构外环(37)固定在所述外筒上,所述支承托盘(26)下部形成一个上剪切机构内环(26’),围绕所述衬套外周安装绕线架(3)并将第二励磁线圈(23)绕制在绕线架(3)上,绕线架(3)和衬套(1)之间设置有滑动套(2),绕线架(3)的中心设置为通孔,其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40);在上、下剪切机构内环和外环之间分别安装有上磁流变弹性体(25)和下磁流变弹性体(8),第二励磁电流通过第二励磁线圈(23)时产生的磁场通过衬套(1)、下剪切机构内环(21)、上磁流变弹性体(25)、下磁流变弹性体(8)、隔振器外筒(20)、支承托盘形(26)成闭合磁路,磁通(36)径向作用于上、下磁流变弹性体。
关 键 词:
法律状态:终止
IPC专利分类号:F16F9/53(2006.01)I;F16F15/03(2006.01)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