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语 言:中文
申 请 号:CN201810133240.7
申 请 日:20180209
申 请 人:重庆大学
申请人地址: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正街174号
公 开 日:20180727
公 开 号:CN108327515A
代 理 人:彭秀丽
代理机构: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摘 要: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双行星排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第一行星架通过第五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第一动力源连接,第一制动器设置于第五传动轴上,第一太阳轮通过第四传动轴与第三动力源形成驱动连接,且第二制动器设置于第四传动轴上;第二行星架与第一齿圈连接,且第二行星架通过第二传动轴与动力输出装置连接,第二太阳轮通过第三传动轴与第二动力源形成驱动连接,第二齿圈与第四传动轴连接;控制器与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和第三动力源电性连接。本发明中第二动力源和第三动力源安装在远离第一动力源,以减少第一动力源散热温度对第二动力源和第三动力源的影响,简化第二动力源和第三动力源冷却系统,提高系统的效率。
主 权 项:1.基于双行星排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动力输出装置;制动器,包括第一制动器(3)和第二制动器(15);动力源,包括第一动力源(1)、第二动力源(13)和第三动力源(14);第一行星排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太阳轮(22)、第一齿圈(6)、第一行星架(4)及与所述的第一太阳轮(22)和第一齿圈(6)啮合的第一行星轮(5);所述第一行星架(4)通过第五传动轴(23)、第一传动轴(2)与所述第一动力源(1)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3)设置于所述第五传动轴(23)上,所述第一太阳轮(22)通过第四传动轴(21)与所述第三动力源(14)形成驱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制动器(15)设置于所述第四传动轴(21)上;第二行星排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太阳轮(10)、第二齿圈(7)、第二行星架(9)及与所述的第二太阳轮(10)和第二齿圈(7)啮合的第二行星轮(8),所述第二行星架(9)与所述第一齿圈(6)连接,且所述第二行星架(9)通过第二传动轴(11)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10)通过第三传动轴(16)与所述的第二动力源(13)形成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齿圈(7)与所述第四传动轴(21)连接;控制器,与所述的第一制动器(3)、第二制动器(15)和动力源电性连接。
关 键 词:动力源;传动轴;行星架;动力驱动系统;混合动力汽车;第二制动器;制动器;驱动连接;双行星排;太阳轮;齿圈;动力输出装置;动力源连接;电性连接;冷却系统;控制器;散热
法律状态:
IPC专利分类号:B60K6/365;B60K6/547;B60K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