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语 言:中文
申 请 号:CN201710935801.0
申 请 日:20171010
申 请 人:重庆大学
申请人地址: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公 开 日:20180109
公 开 号:CN107559412A
代 理 人:王翔
代理机构: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摘 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MT/DCT变速器离合器转矩自适应标定方法。分别建立了离合器转矩的理论控制模型和离合器转矩标定模型,最终确立了离合器转矩与执行机构位置的关系,解决了时变、非线性等特性带来的离合器转矩建模困难的问题,实现对离合器转矩的精确控制,提高了搭载AMT/DCT车辆的起步和换挡性能。
主 权 项:一种AMT或DCT变速器离合器转矩自适应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1〕建立所述离合器转矩控制模型:1?1?1)离合器膜片弹簧小端载荷与小端变形关系为:式中: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μ为材料的泊松比,R为膜片弹簧外径,r为膜片弹簧内径,rf为分离轴承作用半径,L为固定支点承载半径,l为压盘加载点半径,H为膜片弹簧自由状态下内截锥高度,h为膜片弹簧钢板厚度,P1P2分别为膜片弹簧大端和小端载荷,λ1λ′2,分别为膜片弹簧大端和小端变形量。1?1?2)根据现有试验条件,采用相对简单的总成测试方法,对离合器膜片弹簧特性以及执行机构相关参数进行测试;测试所得分离轴承压力与位移的对应关系;1?2〕获取滚子机构位移χroller与分离轴承压力Fb(小端载荷)的对应关系;1?2?1)将滚子机构位移χroller与小端变形λ2′(分离轴承位移)视为线性关系;1?2?2)根据膜片弹簧小端载荷与变形的对应关系和滚子机构位移χroller与小端变形λ2′(分离轴承位移)的线性关系,即可建立滚子机构位移χroller与分离轴承压力Fb(小端载荷)的对应关系;1?3〕获取离合器的结构尺寸参数两个离合器大端直径D1、D2,两个离合器小端直径d1、d2,两个膜片弹簧杠杆比iclt1、iclt2,两个离合器静摩擦系数f1、f2;1?4〕建立离合器转矩TCL和分离轴承压力Fb(小端载荷)之间的关系模型:式中:f1表示离合器1的摩擦系数f2表示离合器2的摩擦系数D1表示离合器1大端直径;d1表示离合器1小端直径;D2表示离合器2大端直径;d2表示离合器2小端直径;iclt1表示离合器1膜片弹簧杠杆比,iclt2表示离合器2膜片弹簧杠杆比;TCL1——离合器C1传递的转矩(N·m);TCL2——离合器C2传递的转矩(N·m);Fb1表示离合器1分离轴承上的压力;Fb2表示离合器2分离轴承上的压力;1?5〕根据步骤1?4〕的表达式和步骤1?2〕中的滚子机构位移χroller与分离轴承压力Fb(小端载荷)的关系,得到滚子机构位移χroller与离合器转矩TCL关系;2〕建立离合器转矩自适应标定模型:2?1〕装有AMT/DCT的车辆1挡单离合器起步时:2?1?1〕车载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得车辆加速度α,可计算获取车轮角加速度2?1?2〕根据以下公式,求解离合器C1传递的转矩式中:TCL1——离合器C1传递的转矩(N·m);TLoad——车辆外界阻力矩(N·m);I——整车等效到输出轴的当量转动惯量(kg·m2);I1——离合器C1从动盘减振器主动部分当量转动惯量(kg·m2);I7——主减速器从动部分、差动器、半轴以及车轮当量转动惯量(kg·m2);——离合器C1减振器从动部分、实心轴及关联奇数齿轮(I3),离合器C2从动盘减振器主动部分(I5),离合器C2减振器从动部分、空心轴及关联偶数齿轮(I2),中间轴1及其关联齿轮、主减速器1主动部分(I4),中间轴2及其关联齿轮、主减速器2主动部分(I6)转换到输入轴1的当量转动惯量(kg·m2),i1、ia1——分别为变速器1挡、主减速器1的速比;——车轮的角加速度(rad·s?1);2?2〕装有AMT/DCT车辆处于换挡过程单离合器接合或分离阶段:2?2?1〕车载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得车辆加速度α,进而计算获取车轮角加速度2?2?2)由传感器获取AMT/DCT当前所处档位;2?2?3〕当AMT/DCT处于当前档位运行时,另一档位所对的离合器转矩为零,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在挡离合器所传递的转矩;式中:TCL1——离合器C1传递的转矩(N·m);TCL2——离合器C1传递的转矩(N·m);TLoad——车辆外界阻力矩(N·m);I——整车等效到输出轴的当量转动惯量(kg·m2);I1——离合器C1从动盘减振器主动部分当量转动惯量(kg·m2);I2——离合器C2从动盘减振器主动部分当量转动惯量(kg·m2);I3——离合器C1减振器从动部分、输入轴1(实心轴)及关联奇数齿轮当量转动惯量(kg·m2);I4——离合器C2减振器从动部分、输入轴2(空心轴)及关联偶数齿轮当量转动惯量(kg·m2);I5——中间轴1及其关联齿轮、主减速器1主动部分当量转动惯量(kg·m2);I7——主减速器从动部分、差动器、半轴以及车轮当量转动惯量(kg·m2);i1、i2、ia1——分别为变速器1挡、2挡、主减速器1的速比;——车轮的角加速度(rad·s?1);2?3〕装有DCT的车辆处于换挡过程两个离合器同时滑磨时;2?3?1〕车载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得车辆加速度α,进而计算获取车轮角加速度2?3?2〕传感器获取两离合器执行机构位置χroller1和χroller2,由ECU根据离合器转矩控制模型求得离合器的转矩TCL1和TCL2,进而获得两个离合器的转矩之间的比例关系。式中:K??离合器转矩的比例系数,K1、K2分别为离合器C1和C2转矩比例因子,由离合器转矩控制模型确定;2?3?3〕将获得的离合器转矩比例系数K代入下面的换挡动力学方程可求解出两离合器的转矩。式中:K??离合器转矩的比例系数TCL1——离合器C1传递的转矩(N·m);TCL2——离合器C1传递的转矩(N·m);TLoad——车辆外界阻力矩(N·m);I——整车等效到输出轴的当量转动惯量(kg·m2);I1——离合器C1从动盘减振器主动部分当量转动惯量(kg·m2);I2——离合器C2从动盘减振器主动部分当量转动惯量(kg·m2);I3——离合器C1减振器从动部分、输入轴1(实心轴)及关联奇数齿轮当量转动惯量(kg·m2);I4——离合器C2减振器从动部分、输入轴2(空心轴)及关联偶数齿轮当量转动惯量(kg·m2);I5——中间轴1及其关联齿轮、主减速器1主动部分当量转动惯量(kg·m2);I7——主减速器从动部分、差动器、半轴以及车轮当量转动惯量(kg·m2);i1、i2、ia1——分别为变速器1挡、2挡、主减速器1的速比;——车轮的角加速度(rad·s?1)。
关 键 词:变速器;适应;离合器转矩;AMT/DCT;标定方法;执行;建立;提高;带来;建模;换挡;起步;提供;解决;实现;控制;确立;搭载;精确;困难;
法律状态:公开
IPC专利分类号:F16H61/02(2006.01)I,F16H61/00(2006.01)I,F16H59/16(2006.01)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