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语 言:中文
申 请 号:CN201210075519.7
申 请 日:20120321
申 请 人:重庆大学
申请人地址: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公 开 日:20140129
公 开 号:CN102601338B
代 理 人:郭吉安
代理机构: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摘 要:一种离心铸造生产镁合金大型环件的方法,包括模具预热、挂隔热涂料、离心浇注参数的确定和离心浇注等。其技术要点为转速和浇注速度的确定。启动离心动力装置进行离心浇注,离心转速n按照重力系数公式计算:n=29.9(G/R)1/2其中n为离心转速,R为铸件内表面半径(m),G为重力系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镁合金大型环件制备工艺的不足,制备出组织致密、抗拉强度好的镁合金大型环件,对镁合金的应用和镁合金离心铸造工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 权 项:一种离心铸造生产大型镁合金环件的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步骤如下:第1步:根据镁合金大型环件尺寸规格设计模具;第2步:对模具进行挂隔热涂料1)清理模具表面的锈、灰尘、残存涂料等,并严格控制油污;2)制备隔热涂料:隔热涂料组成为:以ZNO为基础的水基涂料,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硼酸(?H3BO3)、1.1%的烷基磺酸钠、2.0%的NA2SIO3;3)用涂料浆滚挂法把上述涂料均匀地挂在模具内表面上,涂料厚度3~7MM,涂挂后将模具烘干保温1小时;第3步:将第2步涂挂后的模具预热至200~250℃;?第4步:熔炼1)中频炉或者电阻炉加热到710~740℃,在坩埚内壁及底部均匀地撒上一层1号熔剂使坩埚内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层,1号溶剂中各种成分质量分数为:MGCL2为45%?、KCL?为40%、CAF2为5%、?BACL2为10%,加入经过预热的合金锭,尽量紧实,加料后向坩埚内不断通入经过均匀混合、干燥的体积比为AR?:SF6=60%:40%的混合保护气,然后在其表面撒一层1号熔剂,待部分合金锭熔化后再向坩埚内加入合金锭,在其上方均匀撒一层1号熔剂,重复上述工序,直至炉料加完为止,在熔化过程中1号熔剂的使用量为总炉料的1~1.2%;2)精炼:熔化温度至710℃~750℃停止加温,扒除坩埚底部的脏物,清除金属液面的熔渣,撒上一层1号熔剂,再用搅勺进行搅拌5~8分钟,将2号精炼熔剂(2号精炼溶剂为0.4%的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粒度10~15)分2包用铝箔包好,预热至120℃~200℃装入钟罩浸入镁合金液的2/3深处,垂直方向搅动15分钟,同时不断在合金液流波峰上撒2号精炼熔剂,直到镁液表面不再有白色氧化物从熔池下部翻上来,液面干净为止,彻底扒渣,再撒上一层新的1号熔剂;变质处理后,仔细清除坩埚壁上和液面的熔渣,再搅拌8~10分钟,搅拌时翻动的波面要大,但不得破坏金属液面,搅拌动作要准确而迅速,使翻起的波浪高度保持不变,搅拌时要经常在波浪前面慢慢的撒入1号熔剂;在精炼过程中2号精炼熔剂的使用量为总炉料的1~1.5%;3)浇包烘烤至700℃后不断通入步骤3中的混合保护气以排除包内空气;4)当炉内测温为700℃时保温静置约30~40分钟后转移到浇包内静置待浇;第5步:浇注1)浇注时铸型初始温度为200~250℃,浇注温度680℃;在整个浇注过程中不断向模具和浇包内通入步骤4中的干燥AR?和SF6混合保护气;2)启动离心动力装置进行浇铸离心转速N按照重力系数公式(鲁布左夫公式)计算:式中N为铸型转速(R/MIN),R为铸件内表面半径(M),G为重力系数;浇注前先从浇包嘴倒出占浇包现盛合金量的2~3%的合金液,然后将浇嘴接近浇口杯的上边缘30~10MM处使合金液流平稳,均匀而不间断地浇入铸型,浇口杯内不可产生漩涡;在浇注期间浇口杯内应始终保持充满,以免杂质、氧化皮等落入铸型中使铸件报废,浇铸后浇包内应留下不少于20%的合金液,以避免沉入浇包底部的杂质进入模具型腔;第6步:浇注完成后继续通入步骤4中的干燥AR?和SF6混合保护气,离心机器继续旋转40~60MIN后停车脱模后得到镁合金大型环形铸件。532673DEST_PATH_IMAGE001.JPG
关 键 词:
法律状态:生效
IPC专利分类号:B22D13/04; B22D13/10; C22C1/02; C22C1/06; B22C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