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语 言:中文
申 请 号:CN201010545944.9
申 请 日:20101116
申 请 人:重庆大学
申请人地址: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公 开 日:20130417
公 开 号:CN102022113B
代 理 人:张先芸
代理机构: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摘 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油库建腔期流场与夹层受力的试验方法,步骤为:1)制作层状盐岩造腔模型:以能源地下储库建造地的地址资料和现场造腔工艺参数为依据,制作盐岩模块,将盐岩模块夹在两块透明有机玻璃之间;在夹层上设置应力计,通过双层套管向盐岩模块的内腔中注水,在注入的水中加有示踪粒子;2)检测分析工程实际中不利于造腔的因素:夹层赋存状态对流场的影响;流场变化对夹层受力情况的影响;通过摄像机和应力应变分析仪研究夹层与流场耦合作用对溶腔形状扩展的影响。本试验方法能更加精确定性地分析建腔期流场运移规律;实现夹层在建腔过程中受力变化规律动态监测;同时反映整个造腔过程中流场与夹层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
主 权 项:一种监测油库建腔期流场与夹层受力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层状盐岩造腔模型:1.1)、根据相似理论,以能源地下储库建造地的地址资料和现场造腔工艺参数为依据,制作类似腔体剖面形状的盐岩模块,在盐岩模块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用来模拟夹层的钢片,并将盐岩模块夹在两块透明有机玻璃之间,盐岩模块的内壁与有机玻璃形成一内腔;在钢片上设置应力计,应力计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应力应变分析仪;将双层套管从内腔顶部安装的有机玻璃盖板中心处插入腔内;盐岩模块、钢片的尺寸以及钢片之间的间距均按照现场比例制作;1.2)、通过双层套管向盐岩模块的内腔中注水,在注入的水中加有示踪粒子;通过与双层套管连接的排卤管排卤;通过激光发射器向内腔内提供光源,并用摄像机透过有机玻璃对内腔中的流体进行摄像;????2)、检测分析工程实际中不利于造腔的因素:2.1)、夹层赋存状态对流场的影响:????A.改变层状盐岩造腔模型的夹层间距,层状盐岩造腔模型的其它参数不变,通过摄像机监测流场的变化规律,采用应力应变分析仪分析夹层受力的特点;????B.改变层状盐岩造腔模型的夹层悬空长度,层状盐岩造腔模型的其它参数不变,通过摄像机监测流场的变化规律,采用应力应变分析仪分析夹层受力的特点;C.改变层状盐岩造腔模型的夹层厚度,层状盐岩造腔模型的其它参数不变,通过摄像机监测流场的变化规律,采用应力应变分析仪分析夹层受力的特点;????2.2)、流场变化对夹层受力情况的影响:????A.改变层状盐岩造腔模型的注水采卤速度,层状盐岩造腔模型的其它参数不变,通过摄像机监测流场的变化规律,采用应力应变分析仪分析夹层受力的特点;????B.改变层状盐岩造腔模型的双层套管空间位置,层状盐岩造腔模型的其它参数不变,通过摄像机监测流场的变化规律,采用应力应变分析仪分析夹层受力的特点;????2.3)、通过摄像机和应力应变分析仪研究夹层与流场耦合作用对溶腔形状扩展的影响。
关 键 词:
法律状态:公开
IPC专利分类号:E21B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