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语 言:中文
申 请 号:CN200810069858.8
申 请 日:20080620
申 请 人:重庆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0033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公 开 日:20090107
公 开 号:CN101340012A
代 理 人:康海燕
代理机构: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摘 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用镍氢电池组散热系统,一是设计一个合理的电池间距和一个合适的倾角,实现空气的垂直流动,同时上下两层电池间隔排列,下层电池在上层电池的中心线上,上层电池在下层电池的中线上,使空气不过早流入电池上侧流道;二是在上述结构改进的基础上,在电池表面增加热阻,热阻包裹在电池模块的外部,各个模块需要包裹的厚度根据其散热效果好坏来施加,温度低散热效果好的电池表面较厚,温度高散热效果差的电池表面较薄,使电池和空气减少换热,提高局部电池温度,从而提高整个电池组温度均匀性。这是一种牺牲电池散热强度,以模块温度均匀性优先的方法。
主 权 项: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组包热阻的散热系统,包括有进风口(1)、支撑杆(2)、进风槽道(3)、电池组(4)、出风槽道(5)、出风口(6)、风机(7)、电池支撑架(8),所述电池组(4)通过电池支承架(8)以及支撑杆(2)支撑,固定在电池箱内的蓄电池底板上,其特征在于:在电池箱的一端设置进风口(1),另一端设置出风口(6),所述电池组(4)分上、下两层倾斜地布置在电池箱中,两层电池组分别与电池箱的上、下内表面形成楔形的与进风口(1)相连的进风槽道(3)和楔形的与出风口(6)相连的出风槽道(5),所述进风槽道(3)在与进风口(1)相连处的通道内径最大,随着进风槽道的延伸,通道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出风槽道(5)在与出风口(6)相连处的通道内径最大,出风槽道(5)沿着背向出风口(6)方向,通道内径逐渐减小;电池外部还包裹热阻,用以减少电池与外界的换热,提高局部电池温度,通过根据各电池的散热条件所包裹热阻的厚度和电池之间的间距来调节电池组温度场的均匀性;风机(7)安装在出风口(6)处,将冷却风抽入进风口,并通过电池组两侧的进风槽道(3)垂直流经圆形电池间表面间隙,流向出风槽道(5),最后经出风口(6)排出,对电池组起到冷却的作用。
关 键 词:
法律状态:公开
IPC专利分类号:H01M10/50(2006.01);B60K11/06(2006.01);B60L11/18(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