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一种适用于山地地形的城市空间布局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语 言:中文 

申 请 号:CN201710020675.6 

申 请 日:20170112 

发 明 人:赵万民朱猛李云燕余珍李长东廖波杨光何静束方勇孙爱庐 

申 请 人:重庆大学 

申请人地址: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公 开 日:20170524 

公 开 号:CN106703438A 

代 理 人:涂强 

代理机构: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摘  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山地地形的城市空间布局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01、采集预建设山地的相关参数,其中根据坡度和朝向对山体进行划分;S02、设计建筑高度,在城市重要山体周边一公里内的建筑高度不超过山体最高点相对高程的70%,在城市重要眺望点保证重要山头至少20%可见;S03、设计建筑布局,根据坡度分别采用平行、斜交或垂直等高线布置;S04、设计建筑间距,根据建筑的布局对间距进行设计;S05、设计建筑面宽与进深:根据建筑高度对面宽进行设计,采用进深较小的建筑形式;S06、设计建筑容积率:在当地建筑容积率标准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且北坡的建筑单体为非正南正北朝向布置,南坡的建筑单体为≤45°朝向布置。本发明可实现节地与宜居并举。 

主 权 项:一种适用于山地地形的城市空间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1、采集预建设的山地的相关参数:采集所述山地的坡度参数,并根据坡度划分为<15%、15%~25%和>25%三个范围,其中坡度>25%的山地为不宜建设的地形;将所述山地根据朝向划分为北坡和南坡;S02、设计建筑高度:在城市重要山体周边一公里的范围内,建筑总体高度以不超过所述城市重要山体最高点的相对高程的70%控制,并在城市重要眺望点保证所述城市重要山体的重要山头至少20%处于可见范围;S03、设计建筑布局:坡度<15%时采用平行等高线布置;坡度15%~25%时采用平行、斜交或垂直等高线布置;S04、设计建筑间距:根据建筑间的平行布置、非平行非垂直布置和垂直布置三种情况,对建筑的日照间距进分析,得出相应的建筑方位间距折算系数;(1)平行布置:平行布置的建筑间距限定如下,其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或偏西的方位角,L为当地正南向建筑的标准间距(m);(2)非平行非垂直布置:按平行布置的0.9倍控制;(3)垂直布置:按平行布置的0.8倍控制;若建筑山墙面高度>14米,则按平行布置的间距要求控制。S05、设计建筑面宽与进深:根据建筑高度对建筑面宽限定如下,并采用点式建筑、薄板式建筑或其他进深较小的建筑形式;S06、设计建筑容积率:综合不同坡度和朝向,在当地建筑容积率标准的基础上做如下调整,且对于北坡,建筑单体为非正南正北朝向布置;对于南坡,建筑单体为≤45°朝向布置。 

关 键 词: 

法律状态:公开 

IPC专利分类号:E04H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