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语 言:中文
申 请 号:CN201610415765.0
申 请 日:20160606
申 请 人:重庆大学
申请人地址: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材料学院
公 开 日:20161116
公 开 号:CN106129344A
代 理 人:
代理机构:
摘 要: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即一种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球形颗粒与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锡酸钾和尿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二氧化锡空心球,然后与钛酸四丁酯混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球形颗粒,最后与石墨烯纳米带分散液混合得到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材料产品,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所制得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容量与优异的循环性能,可广泛应用于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的负极材料。
主 权 项:一种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球形颗粒与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球形颗粒1.1)按照锡酸钾的质量(g)∶尿素的质量(g)∶无水乙醇的体积(mL)∶去离子水的体积(mL)之比为1∶1~3∶50~100∶60~100的比例,将锡酸钾与尿素加入到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中,并超声振荡处理1~3小时,即得到混合液A;1.2)将所述的混合液A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20~180℃下进行水热反应5~36小时,将收集的液体静置1?3小时后,将下层固体物质在40~120℃下干燥6~24小时,就制得纳米二氧化锡空心球粉末;1.3)按照二氧化锡的质量(g)∶无水乙醇的体积(mL)之比为1∶500~1000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液B,按照氨水的体积(ml)∶钛酸四丁酯的体积(ml)∶混合液B的体积(mL)之比为1∶1~6∶100~200的比例,将氨水与钛酸四丁酯溶液加入到混合液B并在45℃下混合搅拌12~36小时得到混合液C;1.4)将所得的混合液C进行固液分离,收集固体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洗涤固体沉淀物,直至滤液为中性;1.5)将所得固体沉淀物在60℃~100℃下干燥4~6h,加温至300~500℃,并保温3~6小时后取出,得到产品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球形颗粒;2)制备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球形颗粒与石墨烯纳米带复合物2.1)按照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球形颗粒的质量(g)∶石墨烯纳米带的质量(g)∶去离子水的体积(ml)之比为1∶1~3∶500~1000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液D;2.2)将所得的混合液D进行固液分离,收集固体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洗涤固体沉淀物,直至滤液为中性(pH=7);2.3)将所得固体沉淀物在50℃~100℃下干燥6~12h,在惰性气氛下,加温至300~500℃,并保温2~5h后取出,得到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球形颗粒与石墨烯纳米带复合物。
关 键 词:
法律状态:公开
IPC专利分类号:H01M4/36(2006.01)I;H01M4/38(2006.01)I;H01M4/48(2010.01)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