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一种在线自激式自稳定管式换热器清垢及强化换热装置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语 言:中文 

申 请 号:CN201710146820.5 

申 请 日:20170313 

发 明 人:冉明矗陈楚夫赵怡婷朱瑞何威冉景煜 

申 请 人:重庆大学 

申请人地址: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公 开 日:20171110 

公 开 号:CN106705744B 

代 理 人:穆祥维 

代理机构: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摘  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自激式自稳定管式换热器清垢及强化换热装置,包括球形连接腔顶盖、球形连接腔底盖、换热管、圆柱连接杆、轴承套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外径与换热管的内径比为0.6~0.8,螺旋叶片的螺距与换热管的管长之比为0.05~0.15,螺旋叶片上至少设置3个平衡孔;平衡孔的孔径与换热管的内径之比为1:10~1:5,距螺旋叶片末端的第一个平衡孔的中心与螺旋叶片的末端距离和螺旋叶片的外径之比为0.5~1。上述技术参数的匹配,平衡孔的合理布置,在增加最小的流动阻力下实现螺旋叶片自稳定运行,能防止螺旋叶片触碰管道内壁;同时,在换热管内流体紊流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实现管道内表面在线自动除垢、增加热交换效率,实现长期稳定运行。 

主 权 项:一种在线自激式自稳定管式换热器清垢及强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连接腔顶盖(1)、底部有圆孔的球形连接腔底盖(2)、换热管(3)、头部为实心球的圆柱连接杆(4)、轴承套(6)和螺旋叶片(9);所述球形连接腔顶盖(1)与球形连接腔底盖(2)连接且呈球形腔体,所述轴承套(6)的一端从球形连接腔底盖底部的圆孔插入球形腔体内,且与圆孔为过盈配合,另一端伸出球形腔体且设置在球形连接腔底盖(2)的下方,在球形连接腔底盖(2)的外壁上且位于轴承套(6)的外侧均布设置多个弧形导流叶片(5),所述弧形导流叶片(5)的一端固定在球形连接腔底盖(2)的外壁上,弧形导流叶片(5)的另一端内嵌于换热管(3)的内壁上;所述圆柱连接杆(4)上的实心球位于球形腔体内并与球形腔体间隙配合,且圆柱连接杆4上的实心球的中心与球形腔体的中心重合,所述圆柱连接杆(4)穿过轴承套(6)和球形连接腔底盖(2)的底部,圆柱连接杆(4)通过轴承(7)与轴承套(6)转动配合;所述螺旋叶片(9)位于换热管(3)内,螺旋叶片(9)的一端与圆柱连接杆(4)远离实心球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叶片(9)的旋转中心线、圆柱连接杆(4)的轴线、换热管(3)的轴线和轴承套(6)的轴线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均穿过圆柱连接杆(4)的实心球的球心;所述螺旋叶片(9)的外径与换热管(3)的内径比为0.6~0.8,所述螺旋叶片(9)的螺距与换热管(3)的管长之比为0.05~0.15,所述螺旋叶片(9)上至少设置3个平衡孔;平衡孔设置于螺旋叶片(9)距其末端三分之一的长度范围内,平衡孔的孔径与换热管(3)的内径之比为1:10~1:5,距螺旋叶片(9)末端的第一个平衡孔的中心与螺旋叶片(9)的末端距离和螺旋叶片(9)的外径之比为0.5~1,且平衡孔呈等距布置。 

关 键 词: 

法律状态:公开 

IPC专利分类号:F28G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