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语 言:中文
申 请 号:CN201710090831.6
申 请 日:20170220
申 请 人:重庆大学
申请人地址:400044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公 开 日:20170627
公 开 号:CN106894328A
代 理 人:唐开平
代理机构:重庆大学专利中心50201
摘 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Π形结合梁剪力滞处理方法,该方法针对Π形结合梁截面构造特点,合理假设剪力滞翘曲位移模式,并以最小势能原理为基础建立了变分形式的平衡方程,通过引入每节点两个剪力滞自由度的位移插值函数,将连续形的变分平衡方程转化为离散形的有限梁段法,从而求得考虑剪力滞影响的单元刚度矩阵。由此编写相关应用程序,对Π形结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分析,本方法能够处理斜拉桥中集中弯矩引起的剪力滞位移边界条件突变,真实的反映了施工过程中主梁截面的受力状态,提高Π形结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的准确性。本发明的力学概念清晰、计算简单,应用前景广阔,是对现行规范中剪力滞处理方法的有益补充。??全部
主 权 项:一种Π形结合梁剪力滞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Π形结合梁截面的结构特点,构造适合于Π形结合梁的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ui(x,y)为:式中,
为剪力滞位移;hi为混凝土板或钢梁翼缘的中位面至Π形结合梁截面中性轴的距离;ζi为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程度的修正系数,取1—考虑、取0—不考虑;b为两钢梁腹板间距的1/2;下角标i=1、2、3、4,分别指示Π形结合梁截面的1#、2#、3#、4#四个区域:1#区域为两个钢梁间净距范围内混凝土板的一半;2#区域为一个钢梁上翼缘顶部混凝土板与外伸的单侧混凝土板的和;3#区域为钢梁下翼缘;4#区域为钢梁上翼缘;ξi为宽度修正因子,分别为1#~4#区域板的宽度与b的比值;步骤2,根据步骤1中建立的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ui(x,y),计算Π形结合梁的总势能Π;步骤3,根据步骤2中求得的总势能Π,由最小势能原理建立用变分形式表达的静力平衡方程,所述静力平衡方程是以位移函数为基本未知量;步骤4,求解静力平衡方程,每个节点引入两个剪力滞自由度的位移插值函数,对步骤3所得的静力平衡方程进行离散化,变形为以广义节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的平衡方程,获得考虑剪力滞影响的单元刚度矩阵[K]。
关 键 词:
法律状态:生效
IPC专利分类号:E01D11/04(2006.01)I;E01D19/12(2006.01)I;G06F17/50(2006.01)I;E01D101/30(2006.01)N;E01D101/24(2006.0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