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一种杂原子取代的吡咯烷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语 言:中文 

申 请 号:CN201710201866.2 

申 请 日:20170330 

发 明 人:邵攀霖王志鹏胡平贺耘 

申 请 人:重庆大学 

申请人地址: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公 开 日:20181016 

公 开 号:CN108658825A 

代 理 人: 

代理机构: 

摘  要:吡咯烷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碱,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本发明涉及吡咯烷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方法,是以异氰基乙酸酯类化合物与α,β#不饱和双键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该反应能够快速、高效地构建含多手性中心的杂原子取代的吡咯烷衍生物,具有很高的原子经济性。本发明所用底物易于制备、价格低廉,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不需要进行无水无氧操作,即可高收率、高对映选择性地得到目标化合物,底物适用范围广。 

主 权 项:1.一种杂原子取代的吡咯烷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如反应式(1)所示:其特征在于,当X为硫原子时,R1为C1#8烷基,苯基,苄基,正己醇基;R2为C1#4烷基,环己基,正丙酯基,苄基,苯基,以及苯环上甲氧基、氯取代基;R3为甲基。当X为氧原子时,R1为对甲苯磺酰基;R2为甲基,苯基,苄基;R3为甲基。当X为氮原子时,R1为邻苯二甲酰基及其苯环甲基、甲氧基、氯取代基;R2为氢;R3为苯基。 

关 键 词: 

法律状态: 

IPC专利分类号:C07D207/16;C07D403/04;C07F7/18